1、跨专业考研人群种类划分
1.进入大学时成绩不理想,被调剂到非己初衷的专业,几年的本科学习下来,依旧不甘心
2.当初填报高考考试志愿时是由爸爸妈妈作主,经过几年本科学习后却发现所学专业不是我们的最爱3.几年下来,仔细考虑,感觉自己若坚持本专业或现工作定然无前途无钱途,需要投身到大家公认的热点专业中去,才感觉踏实、前路光明
4.并不是不喜欢本专业,而是求知欲强烈,真的期望充实我们的常识结构––不管初衷到底怎么样,想要跨专业的考研人绝对都是不失梦想,充满挑战意识的大家。
2、专业选择建议
1.理科转工科容易,理工科转文科容易,经济类转纯文科容易,反之则难。
缘由非常简单,文科生从高中开始即与深奥的理工科告别,而理工科学生即便进了大学,也有大学习语文课的选修课熏陶,更别提日常无处不在的各种读物。从深层次是什么原因来看,文科侧重于感性认识,只须有比较强的学习力,就能基于已有些中文基础深入学习而理工科中在推理,其学科体系按部就班,很难跨越。因此,理科作为基础性理论学科,可兼容的范围较广。
2.好选择与自己本专业相近或有关学科
假如考试报名院校设有交叉学科,则可以作为参考。最安全的办法是找同一门类或同一基础理论下的不同分支,如化学转药学,数学转理论经济学等。总而言之,好能找到专业间的“交集”。假如不是自己实力雄厚,切忌跨度太大。
3.依据自己优势进行选择
因为数学和外语是公共科目,因此这两个专业的学生第一在全国统考中就占了“实惠”。特别是数学基础还可以的同学,转考经济、信息管理类有数学科目的专业就比较具备优势,因此,这种考生去考试报名纯文科类的专业,从考试的角度来讲扔掉我们的优势科目无疑比较可惜。相反,文转理就不同了,高等数学就是第一个大门槛。
4.依据学科特征进行选择
有些学校和院系欢迎鼓励外专业考试报名,而有些学校可能持不认同态度。另外,依据专业设置和研究方向选择导师也非常重要。譬如新闻学专业,研究中西比较的导师多欢迎外语系学生考试报名,由于如此在科研中就能翻译一手的外文资料而研究方向是中国新闻史的导师,就更想要历史、古典文学专业的考生。
在复习方面,辅导专家建议考生在确定了我们的专业方向后,复习时除去要吃透书本外,还要培养考试报名专业的思维方法,熟练把握考试报名学科的基本定义,不可以只浮于皮毛,不解精髓。另外,复习中应拓宽该范围视线,过学术期刊,知道该范围的热门、焦点、新课题等。这不只对于复习备考非常有帮助,也为深入学习本专业打下了基础。
推荐阅读:
谈谈2016年跨专业考研的筹备与忌讳
更多考研精华资料、实时资讯、经验推荐请加2016考研交流QQ群:324943679,也可关注官方微信号:zgkaoyan365